澳门威威尼斯welcome-App Store|官方网站

尹义龙:愿人生留下一段传奇

    2022-02-16 16:51:18           浏览数:0

  “我只是母校的一名普通学子。”校友尹义龙的身上,有一种学者特有的儒雅气质。面对自己所取得的累累硕果,他轻描淡写,低调而又谦逊。

  尹义龙,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90级校友。现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,兼任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院长,曾兼任山东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(综合验收获得优秀)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1项、面上项目3项、青年项目1项,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。在TKDE、TIFS、TMM、PR、TCSVT、JBHI等国际期刊和ICML、CVPR、IPMI、MM、SIGIR、MICCAI、CIKM、ICASSP、AAAI、IJCAI、等国际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。所发表论文迄今累计谷歌学术他引4700多次、单篇最高他引320多次,H-index为36。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(均为第一完成人)。从人工智能领域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“2019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”。

  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,2013年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。现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常委、副秘书长,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常委、副秘书长,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兼职。2018年发起创建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,担任学会创始理事长。尹义龙应邀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、全国性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10余次, 5次承办国际、全国性学术会议,8次担任大会主席、程序委员会主席。应邀为党政机关、中小学和企业做人工智能科普报告40余场,听众达万余人。先后近60多次担任国际、国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、程序委员会主席、出版主席和程序委员会委员。

  从农机到计算机,巨大转变中不断奋进

  “高中时的梦想,是成为一名军人或警察。而且那时候打算如果做军人就一定进野战军;做警察,就一定要做刑警。”但拿到军校报名表后,他却因为近视,被挡在了军警大门之外。

  后来,他想考名校。但从高二开始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,耽误了学业,高考成绩比平时低了一百分左右。高考填报志愿时,第一志愿填报了长沙交通学院,又因为色弱,被长沙交通学院提档后又退档。就这样,阴差阳错地,尹义龙校友最终被录取到我校。

  “坦率地说,谈不上有多喜欢这个专业。但我还是对自己有严格要求。我用大学四年本专业成绩总评第一名的成绩,表明了自己的求学态度。”尹义龙说。

  1994年在我校本科毕业后,他顺利考取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,硕士课题做插秧机的研制。

  “攻读硕士学位的过程中,我发现自己很喜欢鼓捣计算机,于是决定考博,深入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。”

  1997年,他顺利考入吉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,但课题却已和农业无关,而是改做指纹识别,属于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方向。2000年博士毕业时,尹义龙校友觉得自己还没有在名校学习过,这是个遗憾。为圆这个梦,他又去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做了两年博士后。博士后出站后,2002年8月,他回到山东,进入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做了一名教师。

  从农机到计算机,在巨大的经历转变中,唯一不变的就是尹义龙校友不断奋进的学习和人生态度。

  艰辛中向前,不让自己留遗憾

  “我出身贫困的农村,父母能供我读完大学已竭尽所能了。从读硕士开始,我就一直自己想办法赚钱继续学业。”

  读硕士时,尹义龙做过家教,还和几个老乡合伙干过搬家公司。“我一个人将一台冰箱从雇主旧居的六楼搬下来,再搬上新家的五楼,这样高强度的体力劳动,每天可以挣到25块钱。”他回忆道。

  读博士和做博士后时,尹义龙校友称“自己能耐大了,可以做兼职了,长期混迹于公司”,先后干过研发部骨干、市场部经理、总裁助理、技术总监等各种职务。

  “还记得第一次拿到当月5000块钱的兼职工资时,发的是现金,全部是50元面额的,厚厚一沓,放进钱包里,钱包都无法折叠了,觉得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摆脱贫困的感觉真好。”尹义龙校友笑着对记者说,“即使在参加工作初期,因为青年教师收入较低,仍然需要做一些兼职工作补贴生活。实际上我很早就明白,兼职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,影响学业和学术发展,但,我没有选择,只能是尽量兼顾。”

  尹义龙说,读书时,其实考虑过如果去国外攻读博士学位,这样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,而且考一个好的托福或GRE成绩、申请到全额奖学金,这些对自己来说都不难,“但当时出国的基本费用,比如考托福、GRE的费用,国外高校申请费用等等,都加起来,大概需要四五万人民币,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,那就只好做个‘土博士’了。”

  回首这一段经历,尹义龙深有感触地说:“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尽力,这就足够了,虽有无奈,并无遗憾。”

  懂得感恩,在回馈中不断创造成绩

  尹义龙校友30岁成为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35岁晋升教授。37岁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。2008年、2015年蝉联获得“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”称号。2018年,入选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。

  取得这些成绩,个人的努力是内因,很重要。但在尹义龙看来,自己的每一点进步,都离不开亲人、老师、同学、朋友的关心、支持和帮助。

  “我的父母都是农民,家里条件很困难,但仍然倾尽所有供我读完了大学。我也非常感谢亲戚们对我的关心和资助;也很感谢小学和中学老师们教给我的知识和道理。”尹义龙说。

  对于大学老师,他的记忆和感触更加深刻:大学时,从当时的学院团总支书记李明国老师那里,他学到了怎么做人;从班主任陈锦铭老师那里,他学会了如何做事;尚书旗教授引导他走上了学术研究道路……在他的读书生涯中,有很多老师给了他很多的教诲和帮助,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这些他都铭记在心。

  工作中,同事们给予的帮助、科研上朋友们给予的支持,也让他始终充满感激,并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。“太多的人,太多的事,留给了我太多的温馨和感动。没有大家的关心、支持和帮助,我很难取得任何的进步和成绩。”尹义龙校友感慨道。

  “我的母校,今天的青岛农业大学,对我影响非常大。正是在母校学习期间,我才形成了朴实、上进、脚踏实地、敢于拼搏的精神,并且一直伴随我至今。我很幸运成为母校的一员,并且一直为自己是母校的毕业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。”